从高中课程设置看国家话语权与意识形态宣传

当我15岁第一次在课上被问到“加拿大为什么好”的时候,我的一位同学自豪的站起来说:“我们是民主国家。”我环视四周,大家基本都是点头同意或者低声附和。而当我和一些老师交谈被问到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总是一脸感叹的说“哎呀,起码你现在在一个民主国家了。” 每每遇到这种时候,我总是在心里茫然的问“这到底和民主有什么关系?而民主又是什么?”

那时的我还没有机会和能力读完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哲学书,也只当是周围的加拿大人在高中开始以前就完成这方面的哲学教育。直到我大学第一年政治系必修课上,教授问全班“什么是民主?”而几乎全班除了投票和选举以外什么都说不出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其实这些人也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尽管不知道什么是民主,但是“民主等于好的”的概念却如同“天是蓝的”、“草是绿的”一样被归为常识的范畴里面:是你不用怀疑也知道一定是正确的东西。更可怕的是,出了政治系和哲学系,很多时候大家甚至连“什么是民主”也不去思考,就只是单纯的接受了“我们是民主国家”以及“民主就是好的”这一思想。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民主这一概念并非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也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化上面的概念。各种层面来说,尽管民主这一概念缺少作为一个普通常识所有的很多性质,但是却在这里被如此广泛的认可。一个概念若并非是先天形成,那么一定来自于教育和宣传。

从加拿大的高中课程设置来看,课程本身没有文理分科,除了个别数学课和英语课以外,不同志向的人不再拥有同样的必修课。历史课只有10年级的一节课是必修,而政治则从一开始便是选修。也就是说除非志愿是政治相关专业的学生,不然整个高中都不会有机会去深入讨论“什么是民主”这一基础话题。就算是那节必修的历史课,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单纯在讲一战到冷战的历史,对于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本身是不深入讨论的。就算是高年级涉及冷战相关的课,比起意识形态,教师们采取的措施都是强调当时前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并非是从学术上直接攻击共产主义这一概念。因此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可能在真正接触到什么是共产主义之前就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偏见,更何况很多人高中过后基本不会接触政治理论,这些人如果对政治本身也不去积极思考和学习,那么他们会一直带着这样的立场并且拒绝探讨他们相信的是否是客观的。

而民主教育也是一样的,从高中课程的设置推测,实际上民主相关的教育在小学和初中以及学校外就已经开始了。这里的民主教育并非指的是理论学习,而是和上一段提到的共产主义是一种教育:比起单纯的讨论理论这种大多数人会感到迷惑和枯燥的东西,通过用生活方式等等亲和的例子来描绘民主社会和制度,并佐以对敌对意识形态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描写(尽管那可能不是真实的),以此来达到显示民主制度优越性的目的。而学校这样进行教育后,若家长们也同样立场,那么孩子们更加无法从一开始就建立一个相对中立客观的观念。更糟糕的是,加拿大的主流媒体们也几乎没人主动去反思过民主和民主制度,就算有,大多数情况不是学术上的复杂表述就是掺杂了政党政客利益需求的政治语言。这样的批评通常要么用词过于复杂导致连一般成年人都无法理解,要么就是连成人都会被带偏,更别提那些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逻辑体系的孩子们了。另一方面,很多媒体和其他渠道的政治宣传手段很巧妙的区分开“政治”与“文化”,也就是把政府、人民和其文化分裂开,这就导致了另一种尴尬局面的产生:即认同文化而抗拒政治。

所谓认同文化而抗拒政治,举个例子:很多人认同华人族群,认为中国的确有绚烂的文化和很好的人民,但是认为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制度对人民和文化会造成迫害。但是这样的看法却忽略了一个前提:西方很多国家是先有国家后有党,而中国是先有党再有的新中国,哪怕从封建时期的中国政治系统来看,百姓与执政者的关系也并非与西方的相同。因此尽管这个立场对于外国来说的确非常正常,但是却不适于解释中国国内的情形的。但这样的立场对于那些华人的新生代以及新移民是很有冲击性的,一方面很多华人移民的政治素养并没有很高,另一方面很多人年龄不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意识形态。就算是国内去的留学生,因为很多时候无法用语言撼动这个逻辑,所以反而被压制,造成华人族群内部的一个分裂。而类似这样的逻辑又被“出口”到国内,使得很多没有经受过完整政治思维训练的人轻易的落入这个陷阱里,进而又造成了群众之间的对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势力在政治宣传上面挖陷阱是要谴责的,但是这也同时暴露了我国政治宣传和基础政治教育的薄弱。

纵观历史,我党曾经在政治宣传上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是这样的成果在新一代的教育中并没有被体现出来。问题出在哪里?虽然在科技上来说,我国的确在政府电子化上有一定的成果,并且很多公共服务也确实在电子化之后变得更为便利。但是我国的很多网站和电子账号并没有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优势,反倒是在电子化的潮流里将缺点暴露无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们拥有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却相对的拥有了更少的时间去阅读和理解,而人们也相对倾向于去看那些短时间内更加便于理解或者更为认同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时间碎片化带来的一种效果。这意味着官方的传统媒体在电子化之后,他们的竞争对手从过去的国外势力变成了国外势力+国内其他民众。竞争对手增加以后,在碎片化的影响下,越能早被读到、越容易理解和越容易产生共鸣的内容将会变得更容易传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主打情感的营销号能够拥有很多粉丝的原因。然而我们的大多数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却依旧延续了过去的写法,内容大多充斥着很难理解的官话以及没有深入解释的引用。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可能读起这些官话和引用还多少能够理解,但是对于大多数时间不浸泡在这个环境中的普通民众来说,官话和一些不在课本里的引用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不仅无法被理解,甚至会因此产生厌烦和愤怒的情绪。如果这时候被别有用心又用词简单的营销号重新解读,这些营销号既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大批粉丝,又能轻易的破解政治宣传上面的布局。若是在这之后处理了这个公众号,那么民众们反而会觉得政府在限制言论自由。这样显得政府无理又蛮横,正好又落入了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圈套中。

另一个影响发挥的则是官媒的情感表达,很多官媒的行文风格因为充斥着口号、引用和官话而显得内容空洞无法产生共鸣却写不到要点、极具煽动性却分裂群众或者抖不应该抖的机灵。拿前一段时间的长江日报的评论来说,《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若读者是那种紧跟时事并且同时收听收看多种立场不同的信息渠道的人,那么或许通读全文以后还多少能明白这篇文章发出来的意思要表达什么。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篇文章上来并没有给出前情提要,反而开始批判“文艺心”并且不指名的揪住有人说“风月同天”比“武汉加油”有文化底蕴,这之后话头一转,又说比起“风月同天”更想听到“武汉加油”。对于知道前情提要的人以及看到这里开始找去其他媒体找前情提要的人来说,可能这篇文章想要讽刺的对象就明了了很多。然而实际上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为了这样一篇文章去查证背后所有的寓意,于是这就导致了很多确实拥有文艺心的人莫名其妙变成了这篇文章的靶子。不可否认的是,“风月同天”确实很有文化底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武汉加油”就因此显得修辞贫瘠。然而这篇文章开头的走向先是孤立起有文艺心的人,又莫名其妙把“‘武汉加油’显得修辞贫瘠”这种话塞到这群人嘴里。而后把这些人排除在人民群众之外,又开始不指名的攻击有些引经据典的人是“语言上的形式主义”。最后还引用了不该引用的句子,让人抓不准整篇文章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想要攻击谁。尽管这种几乎占了所有问题的典型反面教材是少数,但还是有很多官媒文章有上面提到的至少一种问题存在。

而理论学习上面也是同样,很多党校出版的理论类书籍里面充满着各种引经据典却不做进一步解读。或许有人觉得引用很多会显得你才识过人,但是如果只单纯的把引用和引用串联起来却不对为什么引用做出解读的话,那么整篇文章实际上是空洞而且混乱的。正因为每个人对引用做出的解读不同,所以才能进一步用自己的想法诠释这个引用,从而增强自己的论点或者削弱对方观点的强度。从学术角度和对外宣传来说,要想证明自己的制度是适宜自己人民的话,单靠这种引用套引用是无法在国际的学术界内站稳脚跟的。同时对于国外的人民来说,所谓的“用真相去证明”这点也是无法撼动对方从小就开始的那种教育宣传双管齐下的固有看法的,更好的做法是展示真相的同时进一步用自己的论点对现有的理论进行反证进行辩驳。对内,理论学习不能形式化,比起硬性的去记忆各种经典,理解并且落实各类政策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同时,由于我国宣传从过去到现在有种奇怪的“做得多说的少”的倾向,很多人在进行辩论反驳的时候要么缺少相应的例子去佐证自己的想法要么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说而错过抛出论点的最佳时期,同时也会让很多唯恐不乱的人先一步放出负面信息去干扰国内的舆情。像这样学术上的短板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以及公职人员的政治素养和觉悟,再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上面的弱点,那就是对我国全年龄段的政治宣传和教育的打击。

其实最能体现政治宣传和教育薄弱的人群并不是公知大v,也不是那些坚定的“带路党“们,而是学生们。很多学生明明初中高中都有接触政治课,有些学校也会组织政治相关的竞赛,但是大家还是对一些基础的政治概念并不明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人刷的“我们是独裁国家又怎样”,尽管确实很多人是在玩梗,但是这里面也很多人认为独裁就是民主的对立以及我国并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实际上,如果单说制度,我国也的确应该被列为民主国家,只是因为并非是西方那种普遍的建立在资本主义之上的普选+议会制度。同样的,独裁也并非是民主的反面,不如说民主制度这一说法本身在学术上就处在一个很模糊的定义上。从启蒙时代起,民主这一制度应该具体指代哪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直没有完全下定论的。哪怕是现有的所谓西方“民主”国家,仔细看看每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法条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也不完全一样,甚至同一个事物在一个国家可行但在另一边就不行了。甚至民主在一些流派那边不过是一个套皮:内部意识形态不论是什么,都可以套上一个民主的外衣,宣称自己是民主制度。可惜的是,这种可以直击民主制度的论点不管是宣传上还是政治教育里都不太常出现。

在基础教育这个问题上,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抱怨政治就是背书,甚至背书这个印象可以被扩大到整个文科。政治课需要课本是不假,但是政治课的教授形式和反馈形式绝对不能仅仅是默写。我每次和国内一些朋友说起我是学政治以后,就会有人问我是不是国外学的才是真的政治。政治这一科目本身理应是一个综合的、同时包括广义和狭义政治的。狭义上的政治包括外交、选举、制度、军事问题。广义上的政治包括民生、社会问题、法治、教育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既有理论上的,也有需要实际操作的。举个例子,学生们的确需要记忆和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结构,但是对于其他的狭义上的政治问题,大多理解就可以,不需要机械的背诵。而另一边,广义上的政治问题需要的更多是用批判性思维找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办法,同样也并不需要背诵。那么在这么多不需要的背诵的内容存在的前提下,为什么我国很多的学生对政治的理解还停留在背书上?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政治并非是考试必备科目,一个是我国基础教育并没有那么多熟知政治教育方法的教师。

因为政治在大多数城市都不是一个考试必备的科目,很多地方都并不注重政治相关的教育。以前也经常出现副科为需要中考高考的科目让路或者主科直接占用副科的课时来加课的现象。政治作为一个中考高考都已经不在必考的科目,比起那些主科来说自然没有优先性,尤其是在一些人口众多的考试大省里面。这些考试大省因为人口众多,但是高等教育资源又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这些省的学生们在考取高校的时候需要付出比别的省更多的努力,也相对的拥有更少的时间来发展副科。

另一方面,很多学校的政治课老师不是兼职教学这个科目就是同样更加习惯背书念书这种教学方法。而我们的课本在很多内容上要么教的不够深,要么教的不够浅。不够深的地方本应该由教师们补充,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对于很多政治概念都是一知半解。而教的不够浅是说这一个概念说的过于简练并且用了大量的专有名词,并不适合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们的理解。同样有教学方法问题的还有历史课,很多人也觉得历史课就是照着大事年表背书就好了,至于历史上发生的事情预示着什么,警示什么,这样的内容常常不在课本里。实际上政治和历史应该结合的更加紧密一点。如果历史课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们理解,政治同样也可以用辩论赛等等方法锻炼学生。然而这样做也很容易出现问题。一个问题是在主科如此的重压之下,就算转变教学方法,学生们是否能够有时间去准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们有没有能力去把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深入浅出的解释明白,并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们。教育制度的重压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相互影响,到最后就变成如果你想要改变一方,另一方永远会拖你的后脚。实际上如果政治教育上不够,本来可以利用政治宣传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但是我国在政治宣传上面自本世纪以来一直没有跟上世界的潮流,使得整个的意识形态问题更为的严重。

但是反思一下加拿大和美国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的确,论意识形态的成立和一致性来说,他们的教育系统和宣传系统非常的成功。从一个孩子对于政治的基本常识还没形成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民主是好的,其他的要么是坏的要么没有民主好,不是民主的就一定是敌人的这种教育,称之为“愚民教育”也不为过。不管是只宣传一个国家的好还是只宣传一个国家的坏,这都不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只宣传一个国家的好,那就会太让民众相信这个国家,一旦与这个国家的关系有一点点松动,国内的舆论都没办法为这种改变做支持。只宣传一个国家的坏,那只会滋生更多的仇恨,这不仅仅不利于民众对于别的国家的理解,同时也会激化民粹主义。并非所有的民众都有机会走出国门,就算走出国门也未必有机会或者能力去了解这个国家,这就意味着很多民众对于一个国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所在国对于该国家的宣传。若是以煽动性的语言和仇恨宣传一个国家,那么人民很难去理解该国家的人民,更不会想到要分开民众行为和政府行为,到最后也只会产生更多的仇恨。这样的情绪只会增加隔阂,对于全球化时代来说给各国之间的合作带来苦难。对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全球化和多国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若不能尽快调整宣传方式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自信同时培养人民的批判性思维的话,那这个短板终有一天会成为我们达成终极目标的绊脚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